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台州 > 百姓生活 > 正文

多措并举,努力打响“台州公交”品牌

发布日期:2016/11/21 15:53:27 浏览:962

多措并举,努力打响“台州公交”品牌公交,市区,台州公交集团,台州,服务,线路,发展,公交车,安全,集团253台州多措并举,努力打响“台州公交”品牌2016-11-2108:34:10来源:作者:黄方考吴荧渊李勇箭

台州集团

整洁靓丽的绿色公交车

台州集团

智能公交调度指挥中心

台州集团

公交综合站场

台州集团

定制公交班线孙金标摄

台州公交集团概况

台州公交集团是在重组整合椒、黄、路三区5家公交企业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国有公益性公交企业。集团注册资本2亿元,车辆资产1.5772亿元,经营台州市区公交客运,服务覆盖市区150多万人口。2016年5月,台州公交集团升格为台州市一级平台公司。目前,集团公司在册公交车1086辆,线路100条,员工1700多人,线路总长度1824公里。年发车量可达165万班次、运营里程6000余万公里、客运量6600万人次。集团下设3个营运分公司,以及广告传媒、物业、站场经营、车辆维修等4个全资子公司。

三年前的今天,台州市区公交告别了长达30年的三地各自经营的格局,开始向着国有化、一体化的道路迈进。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在台州公交集团成立大会上指出,公交事业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加快市区公交一体化,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和建设中心城市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攻坚克难,对三区公交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形成1 1 13的发展格局;到主动出击,延伸公交平台产业布局,多措并举多元发展,为企业转型升级再造新引擎。台州公交集团成立三年来,以质量效率为中心,以提升公交分担率为目标,积极建设示范公交、人文公交、绿色公交、智能公交,努力打响“台州公交”品牌。

回眸

整合优化,市区公交提挡增速再出发

2013年初,市区公交的分担率仅为5.5,严重滞后于全省平均分担率17~18的水平。

落后的公共交通,严重阻碍了台州市区的融合和发展。经过反复论证,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国有化推动一体化,彻底改变市区公交的发展现状。

2013年11月21日,台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6月1日,台州公交集团实现整合后的统一经营。

“对内,我们集团公司不断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对外,主动强化公交出行的宣传引导,统筹三区公交运力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台州公交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俞宏坦言,新体制下的市区公交,无论在企业管理规模上,还是在各类项目建设推进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公交集团成立之前,三区公交在线网覆盖密度、通达性上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集团在运行初期即着手全面启动对市区公交线路进行规划修编,积极响应市民需求;同时,有效统筹城乡公交线网布局,逐步形成环线与直线、区间线与区内线、客运枢纽与中心城区接驳互通的立体公交线网。

为给市民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集团在做好站场、车辆保洁的同时,购置了一批静音舒适的新能源公交车投人运营。此外,集团推出的一系列提升服务质量的举措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公交服务有责投诉率逐年降低。

数据显示,三年来,一体化整合重组后的市区公交,各项指标都有了质的飞跃——

2014年初,台州市区仅有公交运营车674辆,公交线路84条,年公交客运量3634万人次,市区公交的分担率仅为7.8。

2016年,台州公交集团在册运营的公交车已达1086辆,运行线路100条,年底客运量预计将突破6600万人次,市区公交的分担率将达14.2。

调查显示,相比三年前,市区公交的影响力明显提升,市民乘坐公交出行的意愿正在逐步提高。

亮点

多措并举,努力凸显“多个公交”理念

整合后的台州公交集团作为市区公交发展的总平台,充分发挥组团作战的规模效应,集中优势资源深化改革成果,形成了“三位一体”大于三的发展格局。

同时,集团公司创新举措,多管齐下,积极建设示范公交、人文公交、绿色公交、智能公交,三年来,“台州公交”的品牌形象和服务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安全公交、智慧公交

打造规范严谨的安全公交

乘车出行,安全第一。公共交通安全话题,一直是公众关心的焦点。

9月26日下午,台州公交集团向在“安全行车百日竞赛”中表现突出的765名公交车驾驶员和3个车队颁发了荣誉证书。

“公交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现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俞宏说,“从2015年初开始到今年10月底,车辆安全行驶10719万多公里,未发生亡人事故。”

俞宏把安全管理的主要经验概括为: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突出事前预防,强化事中控制,严格事后追究,围绕减少和预防各类事故,有重点、有针对地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保障工作。集团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开展了系列文明创建及“安全行车百日竞赛”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员工的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

集团提出并践行“把被动事故处理转为主动事故预防、车队长是车队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明确提出“安全一票否决”规定,把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打造智能便捷的智慧公交

2015年,台州公交集团与中国电信台州分公司开展合作搭建了公交智能化平台,实现了全部车辆、班次运行的实时调度和管理,配套跟进常态化视频例会,实行智能调度常态化管理。

今年10月31日,分布于椒、黄、路三区主要公交线路与站点的第二批77个电子站牌通过现场验收。至此,市区已有111个电子站牌投入正常运营。据悉,后续仍会分批次增设,直至达到台州主城区全覆盖。

电子站牌的陆续增设,方便市民通过即时发布的线路、站点信息,合理选择车次。同时,集团还制作发布了“台州行”公交手机APP查询系统,对于不熟悉线路、不知道如何乘坐才能到达目的地的乘客提供便捷查询,同时还能通过手机APP实时查询每辆公交车的实时运行点位,减少市民出行的候车时间,从而吸引更多的市民特别是年轻人群选择乘公交车出行。

关键词:绿色公交、人文公交

打造整洁靓丽的绿色公交

11月18日,台州公交集团民辉停保场,一辆915路公交车慢慢驶入全自动洗车机通道。不到2分钟,公交车的车身、车窗、轮毂就被洗得干干净净。

为彻底改观市区公交的整体形象,集团在统一三区公交车身形象的同时,于2014年年初,在主要的公交首末站设置了自动洗车机,并建立了班次运行“一趟一洗”制度,定期开展巡查和整治,确保车辆运行时的卫生整洁。

此外,集团还加大了新能源公交车的投放力度。据统计,目前在公交集团车辆总数中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型占比达47,加上今年陆续投放的190辆新车,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两三年后,随着更多传统公交车辆的更新换代、现代有轨电车的建成运营,台州公交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公交”。

打造文明贴心的人文公交

为创建全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集团开展了“文明示范线”“文明线路”和“文明示范车”创建活动,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市区公交所有线路和车辆达到甚至超过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的创建标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抓服务质量方面下足了功夫。”据台州公交集团副总经理蒋朝军介绍,三年来,集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比如,创新管理建立“线片长”责任制,在国内业内率先设立“公交车长”制,推行司乘人员“星级服务”考核体系,别出心裁的文明服务“委屈奖”,等等。

集团还成立了公交服务稽查大队加强创建工作督查,明查暗访、交叉检查,定期考核、日常监督,将各项创建文明规范服务的细节落实到常态化管理工作中。

今年5月5日,台州公交集团推出1小时免费换乘服务,乘客通过“台州通”刷卡乘车,可享受资费6折、刷卡扣费后1小时内免费换乘的双重优惠和便利。同时,市区范围内乘坐公交车和租用公共自行车的“一卡通”正式亮相,今后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为方便市民乘车,公交集团把主城区公交车末班时间均延至18点后,调整火车站的主要线路以便接驳最后一班高铁,最晚的要到23∶30才能结束回场。同时,加密市区客流量较大线路的运行班次,减少乘客等车时间。“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市民需求作为调整线路、班次的出发点,创新线路运行机制,丰富公交的人文内涵。”蒋朝军说。

运行三年来,台州公交集团抓服务质量提升的一系列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市民对公交的满意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望

多元发展,努力打响“台州公交”品牌

11月19日中午11点40分,台州书生中学初一学生王绅懿走出校门,登上了停在门口大巴车。与此同时,王绅懿父母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孩子已上车的信息。

这是一辆从书生中学发往台州客运西站的定制公交车,车上的28名学生都住在黄岩,这趟定制公交将把他们一一送到离家最近的站点。

为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今年10月17日,台州公交集团率先在白云中学进行定制公交试点。据了解,目前定制公交线路已增至5条。

“多元化、个性化的公交服务,是公交发展的方向之一。”俞宏说,集团以“个性化定制公交服务”为切入点,探索“互联网 公交”下的新运行模式。

“在普通公交的基础上,我们着力拓展新业务,集团专门成立了‘定制公交项目部’和‘有轨电车项目部’,同时还着手大数据开发与应用。”

据介绍,未来台州还将构建起“有轨电车 传统公交 定制公交 微循环巴士”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公共运输网络,丰富市区公交一体化的内涵,推进公交服务均等化。

同时,将开通市区至温岭、临海两地的公交线路,并通过加快公交枢纽建设和场站的综合开发,以换乘作为主要接驳手段,实现“三区两市”公交互通和融合发展,共享台州公交一体化的发展成果。

据了解,台州公交还计划跟台州基投合作,推出汽车分时租赁服务,让市民短距离出行更便捷、更舒适。作为市一级平台公司,他们还有意多业拓展,包括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民宿休闲和文化

[1] [2]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